博士生导师名单
序号 |
学科、专业 |
姓 名 |
性别 |
职称 |
研究方向 |
备注 |
1 |
人体生理学 |
女 |
教授 |
动粥样硬化的炎症免疫发病的分子机制 |
||
2 |
男 |
教授 |
肥胖与代谢分子调控 |
|||
3 |
男 |
教授 |
脂代谢紊乱动脉粥样硬化及其基因治疗 |
|||
4 |
男 |
教授 |
肥胖的神经内分泌学研究 |
|||
5 |
女 |
教授 |
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 |
|||
6 |
女 |
特聘研究员 |
血管生物工程与血管生理 |
|||
7 |
男 |
特聘研究员 |
代谢性疾病 |
|||
8 |
医学神经生物学 |
男 |
教授 |
痛与镇痛:药物成瘾 |
院士 |
|
9 |
男 |
教授 |
感觉系统分子神经生物学 |
|||
10 |
女 |
教授 |
神经系统发育及损伤的信号通路研究 |
|||
11 |
男 |
教授 |
慢性痛的记忆、认知与情感机制研究 |
|||
12 |
男 |
特聘研究员 |
高等认知的神经网络机制 |
|||
13 |
男 |
研究员 |
神经突触可塑性以及学习和记忆的分子机制 |
|||
14 |
医学细胞生物学 |
女 |
教授 |
肿瘤分子生物学 |
||
15 |
女 |
教授 |
干细胞生物学 |
|||
16 |
男 |
教授 |
DNA损伤修复、细胞周期调控 |
|||
17 |
男 |
教授 |
干细胞生物学 |
|||
18 |
男 |
副教授 |
干细胞生物学 |
|||
19 |
医学生物化学与 分子生物学 |
男 |
教授 |
基因转录调控; 肿瘤分子生物学 |
院士 |
|
20 |
男 |
教授 |
细胞衰老的转录后基因调控 |
|||
21 |
男 |
教授 |
细胞衰老的分子机理研究 |
院士 |
||
23 |
女 |
教授 |
衰老分子生物学 |
|||
24 |
女 |
教授 |
细胞自噬与肿瘤发生发展 |
|||
25 |
男 |
教授 |
细胞衰老的分子机理研究 |
|||
26 |
女 |
研究员 |
表观遗传学与肿瘤 |
|||
27 |
女 |
教授 |
基因转录调控的表观遗传学 |
|||
28 | 女 |
副研究员 |
细胞外囊泡发生的分子机制以及生理功能 |
|||
29 | 张培培 | 女 | 副研究员 | 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机制 | ||
30 |
男 |
副研究员 |
肿瘤遗传及表观遗传调控 |
|||
31 |
生物物理学 |
男 |
教授 |
结构生物学/蛋白质晶体学 |
||
32 |
男 |
教授 |
生物大分子/图像三维重构 |
|||
33 |
男 |
研究员 |
疾病相关膜蛋白的结构与功能 |
|||
34 |
病理生理学 |
女 |
教授 |
线粒体质量控制与心血管疾病 |
||
35 |
男 |
教授 |
糖尿病基础研究 |
|||
36 |
男 |
研究员 |
心血管代谢与蛋白组学 |
|||
37 |
男 |
研究员 |
心肌病的发病机制与基因治疗 |
|||
38 |
人体解剖与 组织胚胎学 |
男 |
特聘研究员 |
代谢与肥胖的神经调节 |
||
39 |
张卫光 |
男 |
教授 |
代肝血管形态学及生物力学研究 |
||
40 |
男 |
教授 |
分子细胞生物学 |
|||
41 |
女 |
教授 |
妇科神经内分泌,神经科学 |
|||
42 |
男 |
研究员 |
肝脏、胰腺发育和再生 |
|||
43 |
免疫学 |
女 |
教授 |
细胞因子 |
||
44 |
女 |
教授 |
功能基因组学,免疫调节 |
|||
45 |
女 |
教授 |
淋巴细胞发育、分化和稳态 |
|||
46 |
女 |
教授 |
分子免疫学 |
|||
47 |
女 |
教授 |
免疫膜分子,免疫药物 |
|||
48 |
女 |
教授 |
肿瘤分子与免疫 |
|||
49 |
女 |
教授 |
肿炎症调控与肿瘤免疫 |
|||
50 |
女 |
副教授 |
肿瘤免疫与免疫细胞治疗 |
|||
51 |
男 |
研究员 |
固有免疫抗感染机制研究 |
|||
52 |
病原生物学 |
男 |
教授 |
肝炎病毒学研究 |
院士 |
|
53 |
男 |
教授 |
肝炎病毒、肿瘤 |
|||
54 |
女 |
教授 |
病毒与宿主相互关系的分子生物学及抗病毒靶标的筛选 |
|||
55 |
女 |
教授 |
肝炎病毒分子流行病学 |
|||
56 |
女 |
教授 |
血管钙化发病机制 |
|||
57 |
男 |
研究员 |
生物质谱、宿主-病原细菌互作 |
|||
58 |
女 |
副教授 |
乙型肝炎及肝癌诊治新指标和新技术研究 |
|||
59 |
男 |
副研究员 |
病毒感染相关疾病诊疗及发病机制研究 |
|||
60 |
女 |
副教授 |
乙型肝炎病毒病原学研究 |
|||
61 |
男 |
副教授 |
HCV/HIV的感染免疫学研究 |
|||
62 |
放射医学 |
女 |
研究员 |
分子显像肿瘤靶向药物 |
||
63 |
男 |
特聘研究员 |
DNA损伤修复 |
|||
64 |
男 |
教授 |
肿瘤精准治疗的影像学监控 |
|||
65 |
男 |
副研究员 |
DNA损伤修复与肿瘤发生和治疗 |
|||
66 |
病理学 |
男 |
教授 |
肿瘤遗传学 |
||
67 |
女 |
教授 |
乳腺癌分子病理学 |
|||
68 |
男 |
教授 |
肿瘤分子生物学 |
|||
69 |
男 |
教授 |
分子病理学 |
|||
70 |
遗传学 |
女 |
教授 |
疾病相关基因的定位与克隆,功能研究 |
||
71 | 罗建沅 |
男 |
教授 |
癌症,DNA修复及衰老研究 |
||
72 |
毕文健 | 男 | 副研究员 | 基于生物医学大数据的遗传分析 | ||
73 |
药理学 |
男 |
教授 |
神经精神药物药理学 |
||
74 |
男 |
特聘研究员 |
药物依赖 |
|||
75 |
女 |
教授 |
心血管分子药理学 |
|||
76 |
男 |
教授 |
肾脏与心血管药理学 |
|||
77 |
女 |
研究员 |
精神疾病的神经机制与调控 |
|||
78 |
男 |
副研究员 |
病理性记忆的神经机制 |
|||
79 |
男 |
副研究员 |
抗衰老药理学 |
|||
80 |
女 |
研究员 |
心血管药理 |
|||
81 |
系统生物医学 |
女 |
特聘研究员 |
细胞骨架与癌症转移 |
||
82 |
男 |
特聘研究员 |
固有免疫相关疾病研究 |
|||
83 |
男 |
研究员 |
黏膜免疫及其系统发育 |
|||
84 |
男 |
副研究员 |
新型药物递送系统、生物成像纳米探针 |
|||
85 |
男 |
副研究员 |
抗病毒免疫与肿瘤免疫 |
|||
86 |
医学生物信息学 |
男 |
教授 |
生物信息学 |
||
87 |
男 |
研究员 |
复杂性状的遗传基础与调控网络 |
|||
88 |
男 |
研究员 |
基于表观遗传特征的肿瘤驱动基因挖掘与机制研究 |
|||
89 |
女 |
副教授 |
生物信息 |
|||
90 |
男 |
副研究员 |
生物信息 |
|||
91 |
女 |
副研究员 |
药物引起的心脏毒性,生物信息 |
|||
92 |
中西医结合 |
男 |
教授 |
中医药改善微循环障碍 |